看見中國丨與昆明同行 以科創濟世
- 分類:公司新聞
看見中國丨與昆明同行 以科創濟世
- 分類:公司新聞
- 發布時間:2021-07-07 11:43
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引領青年學生為昆明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加快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團中央學校部聯合中共昆明市委、昆明市人民政府在2018年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總體框架下,組織開展了“青春致昆明 筑夢新時代”全國大學生暑期昆明實踐專項行動。經過嚴格的遴選,同濟大學昆科起航團隊有幸成為百支大學生隊伍之一。

8月,同濟大學昆科起航團隊一行四人(唐開翼、歐陽娟、王淑玉、郭瀟),結合自身理論研究基礎與實踐主題,圍繞“構建園區創新生態系統,助推昆明科創中心建設”這一主題,在昆明市團委老師的幫助下于春城展開了為期9天的實踐。與昆明同行,以科創濟世,為昆明發展貢獻同濟力量。
昆明初印象
交織歷史與未來
8月9日,團隊成員一行來到西南聯大舊址和昆明市規劃館。從“一•二•一”紀念廣場到鐵皮屋頂教室再到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同濟人重溫西南聯大歷史,在一磚一瓦,一張張課桌椅中感受先進中國知識文化分子的坎坷歲月;向在戰火紛飛年代中堅守信仰、以強烈的家國情懷和剛毅不屈精神為祖國革命事業奮斗的偉大愛國知識分子致敬。

在歷史的感悟中展望未來。下午,團隊參訪了昆明城市規劃展覽館,通過參觀、座談、觀看沙盤影視等豐富多樣的形式,了解昆明城市規劃發展的前世今生。與昆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總工辦主任趙力就昆明市未來產業重點發展方向、昆明產業規劃與空間規劃等內容進行深入的溝通與交流。

活力昆明
青春在行動 創意在聚集
8月10日,團隊一行人通過參觀M60創意園以及昆明國家廣告產業園,深入了解感受昆明青春活力的一面。M60創意園通過改造老廠房,挖掘引入云南民間傳統手工藝,形成先鋒藝術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民族文化集合的年輕人時尚社區。團隊通過拜訪李加云等民間藝術大師,深刻感悟將一件事情做到精的匠人精神,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園區在打造概念Loft餐廳、酒吧等新興產業的同時也能通過各種藝術家工作室向年輕一代推廣傳統文化藝術與老一輩藝術家身上堅韌專注的工匠精神;兼顧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多元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彩云之南,創意之滇。昆明國家廣告產業園形成了一核多園的發展布局,孵化了一批具有“高科技、新業態”的文創公司。通過參觀傳媒公司,走訪多家高新技術公司,了解AR、VR和720全景平臺技術,感受新科技魅力,展現昆明在新媒體、新技術產業的創造力與活力。團隊以洞見進行思考,建言獻策,提出 “城市品牌營銷—互聯網平臺變現—NCM運作—供應鏈企業(包括傳統特色手工業)”的產業協同發展道路,為昆明“網紅經濟”的未來發展拓寬新思路。

調研間歇,昆明團市委對團隊進行了采訪,團隊成員結合調研實踐與理論探索,從園區產業選擇、融合化發展、國際化發展、軟環境建設、園區生態建設及園區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關建議,助力昆明園區高質量發展及昆明區域性國際科創中心建設。

科創昆明
綠色環??沙掷m 創新創造增實力
8月13日,團隊一行人參訪了坐落于昆明國家級經開區內的兩家代表性企業——云南龍幟環境工程有限公司、云南云內動力集團有限公司,深入了解昆明市可持續發展理念并探索經開區內企業轉型升級之路。在云南龍幟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的走訪當中,團隊成員直接前往公司的服務工程——滇池明珠廣場一期,了解城市海綿體,景觀水池調蓄原理,實地察看中水處理工藝流程。龍幟環境工程有限公司作為昆明市環境環保類代表公司,在產學研以及工程經濟效益產出方面頗有建樹,助力昆明市政府的一系列可持續發展政策,極大的推動了綠色環保理念。

云南云內動力集團有限公司作為昆明市的一家老牌國企,歷經六十多年風風雨雨,勵志于打造高精尖的國有自主發動機。團隊一行人通過觀看公司介紹視頻,與技術中心、裝配中心工作人員的交流中了解到云內動力在歷史發展道路中不斷尋求突破,堅持走技術創新之路;通過自主創新、合作開發、引進消化、院所合作等多元化方式開展工作,使主導產品在國內同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在產學研互動、產業及產品發展方面成果豐富。最后,團隊成員參觀了技術中心、柴油機數字化制造車間、智能化裝配中心等,感受昆明的制造實力與技術創新力。

文創昆明
燦爛文明 多彩文化
8月14日,團隊一行人參觀了云南海歸創業園(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云南銀河之星創業園、云南創新生物產業孵化器以及紫云青鳥文創產業園,深入了解昆明市在人才引進和推動雙創方面做出的努力和決心。擁有燦爛歷史文明、多彩民族民俗文化的昆明,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讓這座城市擁有豐富的物產資源與文化,有太多元素值得挖掘和傳承?;谶@樣的優勢,紫云青鳥文創產業園集合了珠寶玉石生產加工、文化創意設計、國際會展博覽、人才培訓孵化和國際保稅加工物流的一體化系統;未來還將努力打造昆明成為翡翠交易市場的中心,努力將園區建設成特色文化產品聚集區、文化產品交易博覽會、云南對外文化貿易基地。


建設昆明科創中心
任重道遠
8月15日,在國家級昆明高新區團工委書記刀鴻銘的協調下,團隊一行人與昆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發展戰略研究院、經發局、投促一局、投促二局、投促三局、孵化器管理中心等的相關領導和老師們開展了一次深入而熱烈的座談會。團隊就昆明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現階段發展遇到的問題,與國內先進的國家新區對比,高新區的優勢在哪里?如何取長補短,尋求突破等問題與高新區領導進行了交流與探討。

昆明高新區的領導和老師從政策、市場、現實狀況,各地差異化等作出了分析;通過老師們的解答,我們了解到高新區客觀存在的現實障礙以及未來發展面臨的挑戰,并就如何解決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同時團隊一行人還與各位老師就產業園區發展的理論研究進行了學術分享和探討。團隊通過調研結果結合東部園區發展實踐,向昆明團市委提出“建立資本招商2.0模式,助推昆明科創中心高質量招商”的園區招商新思路,獲得了昆明團市委的肯定。
昆明行落幕
“青春致昆明 筑夢新時代”總結分享會
8月16日,“昆科起航”團隊有幸作為百支團隊的四支代表團隊之一在總結大會上作實踐匯報,團隊負責人唐開翼從昆明建設區域性國際科創中心的定位分析、載體、架構、路徑等幾方面介紹了團隊的實踐成果,獲得了昆明市市委常委 副市長胡寶國、昆明市團委書記郝國棟等領導的高度認可,計劃向有關部門推報實踐報告。同時,團隊成員郭瀟、唐開翼參與了“我為昆明發展獻一計”活動,從200多份投稿中脫穎而出,分別獲得二等獎(1/2)和三等獎(1/3),所取得成績在所有團隊中名列榜首。

左中:胡寶國 昆明市市委常委 副市長
右二:郝國棟 昆明市團委書記
調研報告
《昆明科創中心建設研究:載體、架構與路徑》
同濟大學昆科起航團隊調研結束后,以實踐調研材料為基礎,以理論分析為主要手段,從載體、架構與路徑三個角度對昆明科創中心建設進行了研究,形成了調研報告《昆明科創中心建設研究:載體、架構與路徑》。該報告首先從昆明自身要素結構出發,對昆明區域性科創中心做了差異化定位;其次從昆明區域性國際科創中心建設的地位與作用兩方面確定了昆明科創中心建設的載體——產業園區;接著立足園區“聚核—聚鏈—聚網”的產業發展規律與中國百強產業園區的發展經驗,提出產業園區創新能力持續提升的關鍵——建設園區創新生態系統;然后從產業、自然、社會三個維度出發,提煉出產業園區創新生態系統“一體兩翼”的基本架構;在上述思想的指引下,結合通過訪談、問卷、座談等方式實地調研了昆明產業園區及區內高新企業、開放創新平臺、孵化器、科研院校等相關主體獲得的資料,進而從創新發展形態、創新發展模式、創新管理模式等維度探索昆明產業園區構建創新生態系統的可行路徑,助推昆明區域性國際科創中心建設。
經全國大學生百支隊伍暑期實踐昆明行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評選研究,團隊調研報告《昆明科創中心建設研究:載體、架構與路徑》獲得“青春致昆明 筑夢新時代”全國大學生百支隊伍暑期實踐昆明行調研報告一等獎。在以后的學習中,團隊成員將繼續深入結合理論研究與社會實踐,腳踏實地、砥礪前行,把論文寫作祖國大地上!
編輯:陳俊希
聯系我們:
關注我們:
